容易成功的人,只会看事物的本质,不会再有表面现象。就以今年实体店倒闭潮来说,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疫情所致,其实不然。
疫情只是加快了实体店倒闭的速度,其实真正的原因有以下4点。对于实体店老板来说,只有看懂了真相,才能重新布局,成功转型。
1、市场的两极分化
2、新型电子商务冲击
3、消费力下降
4、有病乱投医
5、必须做好这3个转变
一
实体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。这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快速发展所致,另一方面跟人们的心理有关,就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给别人打工,都想自己开店当老板。
不仅如此,中国人做生意普遍的心理是天下文章一大抄,看见老王开个服装店比较赚钱,于是老张、老马都去效仿,结果导致店比人都多。
那么在这种过度的同质化竞争情况下,就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,出现恶劣竞争和市场的两级分化。
当市场狼多肉少的时候,能够生存的只有竞争能力强的连锁企业,那么个人店、夫妻店就会被市场巨头无情碾压,导致大量淘汰。
二
大部分人都认为,实体店淘汰是马云所害,其实跟马云根本没有关系,真正有关的是自己。
因为目前不但是实体面临大淘汰,而且电商红利消失后,也遭遇同样的困境。
那么人都去哪里了?今天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购物决策改变了,所以消费不再局限下线,或者线上,而是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,通过直播带货、社区电商、等新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去消费。
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说,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社交媒体场景,所以在看短视频、是社交空间,就会产生即兴消费。
从购物决策角度来说,今天人们的不会在为品牌溢价买单,而是会消费与自己价值相同,或者自己喜欢的IP推荐的产品。目前直播带货如此火爆,就是这个原因。
其次在消费升级的今天,人们更愿意消费,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产品,新型的电商模式,都可以满足这些。
三
疫情期间实体店倒闭,最关键的消费力下降。一是由于疫情影响各行业生存困难,导致降薪、失业;二是负债率太高,据统计有8亿人负债。
失业降薪虽说只是个别现象,但是由于目前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,让人们的安全感降低。这就导致现在消费力减弱,储蓄量增加的主要原因。
从负债的角度来看,目前大多数普通人,不是不愿意消费,而是没有钱消费,因为大部分家庭的房贷就占据了家庭收入的50%.
这两个原因是导致实体店大量淘汰的主要因素,疫情只是导火索而已。
四
实体店不怕转型,就怕有病乱投医。在今年疫情常态化下,大量实体店都开始跟风去做直播、转型电商、做私域流量,但如果方法不对就会加快倒闭的速度。
以直播带货来说,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实体店来说,都是不可行的。首先直播带货解决的只是谁来卖的问题,大量流量都被头部主播抢占,同样会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。
不要说做不好,即便做好投入和收入也是不成正比的。因为在直播消费的特点,除了主播的个人魅力以外,性价比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其次对于做私域流量池来说,如果你没有流量入口,不能通过地推和线下已经短视频持续的引流,单靠自己的好友根本没有人愿意消费你的产品。
因为今天消费者的选择太多了,如果你无法给粉丝带来附加值,只是加个好友发广告,很快就会被屏蔽。
所以对于实体店来说,如果用错了转型的方法,不但不会成功,而且会增加运营成本。
五
对于实体商家来说,未来该何去何从呢?有这3条路可走。
第一:供给侧改革
想改变实体店的困境,从宏观来说,要做好供给侧改革。就是通过优化供给端,提升消费力以及通过消费升级,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匹配。
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产能过剩和同质化,根据消费需求去生产和采购,根据消费需求去做精准的营销。
第二:数字化转型
实现供给侧改革,必须要做好数字化转型,就是要通过消费端,把所有用户信息和数据,以及经营信息,通过数据中台打通。
可以把所以的经营变成,可以度量的数字,变成可视化的数字。这样就可以根据依托大数据去运算分析,了解市场的甚至需求。
第三:用户化思维
那么实现数字化最关键的是把客户转变成用户,就是要打通线上线下,把下线作为体验店,通过线上与消费者连接实时连接。
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线上给用户推送新品和营销活动,而且可以通过线上的应用获取用户的信息和行为数据。
当积累大量的用户人群以后,就可以通过人为中心,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,放大用户的价值。
有了用户和大数据以后,就可以根据大数据做精准营销,根据大数据做供应链优化,提升用户的消费力。